税收征管模式四个转变(税收四个转变是指什么)
作者:杨凤军 发布时间:2022-03-29 00:28:57 点赞:次
1.采取纳税评估、反避税调查等方法,直接开展风险应对工作,将有限征管资源配置于应对税收风险或税收集中度高的纳税人。
2.石棉税务根据本地税情,通过定期召开征管业务协调会的形式,不断探索建立纳税服务、基础管理、风险管理、法制事项等四大序列征管业务体系。
3.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全省地税系统推行征管改革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效。省地税局表示,目前已将征管改革试点范围由原有的46个单位,扩大到各设区市的城区局,涉及试点扩面的城区局29个,各级各部门将主动融入、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转变税收征管方式。
4.将涉税事项分解到纳税服务、日常管理、风险应对等不同岗位,明晰岗责流程。新的征管方式实施半年,各项业务过渡平稳,实现了事中事后管理规范化、税源管理专业化、风险管理集约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四个转变。这一探索改革,初步构建了基础管理部门与评估部门各司其责,税源管理省市县局三级联动的立体化管理模式,既强化了户籍、发票、申报等基础管理工作,又实现了对大企业以及总分支机构、关联交易等特定业务管理上的突破。
5.省地税局提出各试点单位要对征收分局基础管理岗的工作量进行测算,合理配备基础管理岗人员数量。
6.逐步建立税收风险监控指标库和模型库,实现了风险识别和推送的扎口管理,凝聚了风险管理的工作合力。

一、税收征管模式四个转变(税收四个转变是指什么),如何研究
1.围绕适应新的情况变化,路南区国税局建立起以任务为主线的基础管理任务派发管理办法、税收执法公示制度和全过程记录制度等系列征管机制,全面实现了职责转变和风险应对的专业化管理,使税收征管机制更能满足一线工作日益变化的需要。针对税源管理权力集中,执法和服务尺度不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结合重点税源企业和特定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征管难度大等特点。完善征收部门把关职责,抓住税款入库这个关键环节,确保风险管理工作在金税三期风险管理系统内运行。
2.在各个业务领域实现风险特征的全面采集、归纳和提炼,丰富和完善风险特征库,建立起满足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风险分析模型,全面提升税收数据的大应用。
3.帮助税务人员尤其是基层税收管理员合理规避执法风险,真正实现管户向管事的转变,剥离税收管理员的管户责任,让他们能够放开手脚开展风险应对。依托管理平台,强化数据应用,改变以往只接收上级部门下发任务的情况,建立适合本区域的税收监控体系。征管规范明确部分基础事项执行标准,进一步明确部门间职责划分,通过团队化作业方式,打破部门间业务壁垒,实现征管职能职责与征管机构相匹配,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转顺畅,提高纳税人办税体验。
4.合理分解职责,实施分级管理,实现税源管理由单一化管理向立体化管理转变。省地税局还出台了《税收风险应对团队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组建风险应对团队。

二、税收征管模式四个转变(税收四个转变是指什么),怎么才能研读
1.建立风险特征库和风险模型税收风险管理是税收征管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完成组织收入目标的重要抓手。职责进行合理分解。试点开展以来,新成立的风险办累计完成风险评估任务上百条,对18户纳税评估分局风险应对任务进行了复核,发现有问题7户予以回退,通过强化风险应对过程监控及应对情况讲评制度,形成分析、应对、讲评、改进、再分析的良性循环工作机制,实现无差别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
2.全省地税系统着手建立风险特征库,一方面充分发挥税政、大企业税收管理、征管部门的专业优势,另一方面注重集合一线税务干部丰富的实践优势,将两种优势相互结合,在各个业务领域实现风险特征全面地征集、归纳和提炼,进而丰富和完善风险特征库。省地税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7个配套办法,明确推行征管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保障措施、实施步骤、阶段任务和时限要求,为试点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对市属大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合理调整直属税务分局与大企业分局的管户。
3.深化信息应用,实施风险管理,实现税源管理由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转变。在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纳税人税法遵从状况进行风险分析,开展税收风险提醒。
4.通过科学分类税源,合理调整职责,促进基层办税部门职能按照基础管理和风险管控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