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出台新政策(发展民办教育)
作者:马春夏 发布时间:2022-03-29 11:30:13 点赞:次
1.通过为普恵性校外培训机构提供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机会等扶持性政策措施,支持其向公益性、非营利性机构定位定性;通过支持行业组织研制服务标准、建立第三方质量评估和信用评价机制、实行黑白名单制度等行业自律手段,引导校外培训机构主动自律、健康发展。推动各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
2.绝不能收费降了质量也降,这会使实施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成效、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受到影响。应从过去重视对普惠率的检查,转向对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等配套政策的督导。引导全社会关注优质资源平台、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完善学习者激励政策,引导形成终身学习习惯。
3.在招生政策上给予特殊考虑,支持师范院校优先选拔优秀生源,定向为农村学校培养高水平师资。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双减政策产生实效。核算课后服务成本,通过财政拨款、家长缴纳、社会捐助等方式做好经费保障。
4.指导各地落实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严格参照义务教育阶段执行的政策要求。研制民办学校举办者变更管理办法,维护教育公益属性,研制加强对民办学校全方位督导的指导文件,引导民办教育有序健康高质量发展。
5.民办高校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6.职业教育是面向企业、面向行业、面向社会的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让职教毕业生在就业、落户、薪酬待遇等方面享受和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的待遇也很重要。条例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

一、民办教育出台新政策(发展民办教育),怎样才能评析
1.定出台专项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对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职业院校,都给予鼓励和支持。加强对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工作督导,促进其与教培机构的沟通交流及信息的透明化,进一步减少信息传递之中的理解阻滞,持续保障教培人员合法权益。据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学科类校外教培训机构社保参保缴费人员摸底数据显示,机构员工90%以上是35岁及以下人员,且80%以上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学历背景和综合素质较高。
2.李孝轩给出了三条建议:首先,财政部门应按照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客观需要,科学测算各级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以及与现有投入水平之间的差距,为财政性经费投入政策、学费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政策提供基础依据。(来源:成都商报教育)02苏州发布紧急通告: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暂缓复课3月14日,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发布紧急通告,原计划3月14日复课的苏州全市中学初初高高二年级,小学一至六年级和中职院校、技工学校,及3月17日开学的全市幼儿园(含托育机构),经费保障成普惠园发展短板,建议合理分担成本针对普惠幼儿园因经费得不到保障难以高质量发展甚至难以为继的问题,建议建立科学的教育成本测算办法,建立合理的办园成本分担机制。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二、民办教育出台新政策(发展民办教育),怎样做研究
1.报告对民办教育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民办教育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指导各地完善学校划片政策。该办法对中小学校使用校外配餐方式供餐,及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相关问题做出了回应。
2.配套政策的跟进完善,卢晓光还建议,进一步明确民办教育的退出、转让、评估、管理机制;细化民办学校扶持政策,明确财政扶持、税费优惠等有关具体标准;制定金融扶持政策,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或办学奖励资金,在融资贷款、降低利率、基础建设、教师待遇、教学条件、办学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部分机构仅以政策为由裁撤业务部门、强制裁减员工,且未给出缓冲时间。山西工商学院院长牛三平代表表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只要依法、规范、诚信办学,都应得到理解、尊重、鼓励和扶持。
3.拓宽产教融合途径,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共建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产教融合项目,提高产教协同育人的效率和质量。
4.一些地方要求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与公办幼儿园一致,生均补贴远低于公办园生均拨款,导致一些原来收费园降价后教师收入下降,质量大幅下降,家长对比后反应强烈。加大乡村教师支持力度,持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水平,建立差别化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尤其要确保艰苦地区乡村教师收入高于城镇教师,真正形成激励。
5.由教育部门牵头,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专项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