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税收管理员制度(取消税务管理员制度方案)
作者:黄盈 发布时间:2022-03-30 11:34:57 点赞:次
1.税收管理员对承担的工作事项负责,应由纳税人自主承担的责任,由纳税人自主承担。以下简称意见)税法宣传职责(制度第五条)意见: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第八条对分管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综合运用各类信息资料和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查找异常,筛选重点评估分析对象;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初步判断;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对纳税人违反税收管理规定行为提出处理建议。
2.岗位人员配置由各级税务机关根据转变税收征管方式、分类分级管理要求统筹确定。国税总局和财政部今年7月下发通知,要求坚决不收过头税;杜绝企业无利润预缴所得税、增值税留抵税款应抵不抵等;避免突击收税。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雷静)1月21日,永州市税务局召开优化税源管理方式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全面取消税收管理员固定管户制度,明确自2022年1月3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正式采取专业化团队管事模式开展税费源管理,标志着转变税收征管方式由此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3.第九条按照纳税资料一户式存储的管理要求,及时采集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等相关信息,建立所管纳税人档案,对纳税人信息资料及时进行整理、更新和存储,实行信息共享。税收管理员制度不是好制度,不要把一个人和企业固定起来。
4.把税收管理员干不了、干不好的税收分析、税务稽查和企业纳税人约谈评估职能上收市局,县区局专注做好办税服务和应对执行。

一、取消税收管理员制度(取消税务管理员制度方案),如何区分
1.(山西省阳泉市国家税务局陈贵波穆凯平)2014年以来。第三条税收管理员制度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税务人员行为,加强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础工作制度。第五章工作要求第二十条税收管理员办理工作事项的业务流程、资料处理、和办理规范等具体要求按照《全国税收征管规范》等操作规范执行。
2.第十九条税收管理员应根据基础管理任务办理情况通过税源管理平台形成工作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含基本情况、办理过程、处理结果和管理建议等要素。
3.第十一条各级税务机关制定下发基础管理任务和反馈基础管理任务办理情况,一般应通过税源管理平台逐级下发和逐级反馈;时间要求紧迫的,可以通过税源管理平台直接下发到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办理。第二十八条因税收管理员重大执法过错导致发生涉税问题的,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因纳税人不依法诚信履行纳税义务导致发生涉税问题的,由纳税人自主承担相应责任,无过错的税收管理员不承担相应管理责任。
4.企业自行申报、部门稽查最为可取,一个人管到底、说了算的税管员制度理应取消。第二十四条各级税务机关应积极稳妥推进征管机构职能转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力资源向征管一线倾斜,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提高税收管理员占全体税务人员的比重。
5.规范税收风险应对工作流程和执法要求,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管理体系,做好以风险应对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管理。厘清征纳权责,把干了纳税人的事还给纳税人。

二、取消税收管理员制度(取消税务管理员制度方案),怎么讲解
1.各级税务机关制定下发基础管理任务,应列明工作任务内容、办理依据、管理方式、完成时限和相关要求。提示提醒类基础管理事项。2015年以来,围绕纳税评估、事项调查、欠税追征以及政策落地等事项建立了106个风险监控指标,推送任务140批次,增税近3亿元。
2.管理员制度作为转变征管方式提高征管效能的关键,作为规范税收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先后实施了厘清征纳权责、划分市县职能、打破固定管户、实行任务派单、实施模板化应对五轮改革,税收管理实现五个转变。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六条税收管理员主要承担税收基础管理和风险管理职责。第九条各级税务机关应积极鼓励创新税收管理员岗位工作职责的落实形式,防范执法风险。
3.在全面推行实名办税缴费制度基础上,实行纳税人缴费人动态信用等级分类和智能化风险监管,既以最严格的标准防范逃避税,又避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4.第六条调查核实分管纳税人税务登记事项的真实性;掌握纳税人合并、分立、破产等信息;了解纳税人外出经营、注销、停业等情况;掌握纳税人户籍变化的其他情况;调查核实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下同)事项和其他核定、认定事项的真实性;了解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的基本情况。第五条税收管理员应采取分组的形式实施管理。
5.第二十九条各级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政治思想和法规纪律的常态化教育,杜绝不廉洁行为的发生。第十八条税收管理员应按以下规定对基础管理任务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应在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实施,重点调查与承担工作任务有关的情况和进行政策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