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四大假设(会计四大假设的具体内容)
作者:蔡堪法 发布时间:2022-04-03 17:00:41 点赞:次
1.特别是发展到股份制经营的情况下,企业、公司是作为独立的主体进行会计核算。
2.会计的基本假设来源于客观的经济环境,更要考虑到会计编制出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需求,甲企业的会计要为甲企业服务,去记甲企业的账,而不会服务于周围的乙丙丁等企业。
3.是人为地划分区间,并且待摊、预提费用等,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成为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制度原因,即会计我们学习会计,有四大基本假设,分别是:会计主体。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会计核算服务对象,或者说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的范围的界定。
4.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若企业的经济业务有两种以上的货币计量,应选用一种作为基准,称为记账本位币。

一、会计四大假设(会计四大假设的具体内容),怎么样才能简析
1.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原则和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每一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半年度、季度和月份,从而会计人员也就需要对会计资料按归属期进行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份的核算。我国规定以日历年度为会计年度,主要考虑到我国的财政年度和计划年度采用的是日历年度,会计年度与财政年度一致,有利于国家的计划管理、财政管理和税收管理工作的进行。
2.之所以要计算期间损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主要是通过报表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个周期的生产经营。
3.因为只有在币值稳定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点的资产的价值才具有可比性,不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才能计算确定其经营成果,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客观、可靠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4.而当几个人合伙经营时,合伙经营收支活动就必须与各业主的活动相区分,明确合伙经营与合伙人个人收支的界限,需要确定会计主体,即合伙经营的核算范围。

二、会计四大假设(会计四大假设的具体内容),如何去阐释
1.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要计算会计主体的盈亏情况,反映其生产经营成果,从理论上讲只有等到会计主体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结束时,才能通过收入与费用的归集与比较,进行准确的计算。只有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的和非流动的;企业对收入、费用的确认才能采用权责发生制;企业才有必要确立会计分期假设和历史成本计价、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原则。传统工业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假设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下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方式的需要。
2.持续经营假设意味着企业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会计核算都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要及时的信息,都需要将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