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
作者:戴荣翠 发布时间:2022-04-04 00:51:30 点赞:次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先后于2018年和2020年突破6万元、7万元大关,2021年达到76888元,在全省十三个设区市中继续位居第一位,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位列第三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2018年、2021年突破3万元、4万元大关,2021年达到41487元。
2.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3.苏州积极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深入推进创业培训分类分级,开展针对性创业培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完善苏州市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和平台,打造最舒心营商环境。
4.民生托底政策助力居民增收,不断夯实民生底线。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如何成功释义
1.苏州全市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就业,全力对冲疫情影响,苏州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城乡收入差距逐年缩小。从可支配收入各构成部分的拉动力来看,工资性收入依然是拉动可支配收入的重要引擎。苏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重点城市中居第五位,位次与上年持平,增速高于上海、北京、广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2.苏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挖掘现代农业增收潜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推进土地确权赋能、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等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增收。
3.百姓钱袋子鼓不鼓,关键看收入增长快不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战略的持续推进,苏州农村居民收入也获得了快速增长。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怎么领悟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宁波、厦门、无锡。
2.财产净收入占比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十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3.转移净收入快速增长。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所谓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储蓄的总和,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具体来看:其中,9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国平均水平,6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26元最高,北京排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72元,浙江以40121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