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指标哪些)
作者:段成洪 发布时间:2022-04-04 16:25:31 点赞:次
1.[编辑]在实际工作中,质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浪费,不能使企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计算质量成本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结果,最终是为了分析质量成本,从而寻找改进质量、控制质量成本的途径和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2.工时基数、成本基数、销售基数和单位基数。当产品质量为100%不合格时,其预防费用为零。
3.最佳质量水平是要达到必要功能与成本耗费的最佳结合。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得到必要的信息,从而为调整、确定质量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投入,达到既定质量目标提供可靠依据。
4.外部损失成本:也称外部故障成本,是指交货后由于产品或服务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如受到以下因素影响时必须对其进行调整:由于自动化代替直接工时;由于使用代用材料、方法或工艺,使制造成本有了变化;毛利、售价、运费和市场需要的变化;产品组成的变化;上述公式中分子的时间尺度不同于分母的时间尺度时。

一、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指标哪些),怎样了解
1.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工时基数=内部故障成本÷直接工时成本技术=总损失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技术=总质量成本÷净销售额单位基数=试验和检验费用÷产品数量上述公式必须对其进行期初预测数与实际执行数的对比分析。
2.为了使企业产品质量和成本达到最佳质量水平,就应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分析企业内外各种影响因素。如在国家认可实验室进行检验、试验的费用,进行质量认证所支付的费用。
3.外部活动成本:是指组织的外部质量保证费用,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证实试验和评定费用。质量成本指的是在制造过程中同出现不合格品有密切联系的相关费用。
4.从这个意义上说,计算质量成本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进行质量成本分析及其效果。
5.预防成本鉴定成本运行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质量成本的构成预防成本:是指为了防止不合格品与故障所支付的费用。

二、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指标哪些),如何做定义
1.如预防成本是为预防不合格品出现的费用;鉴定成本是为了评定是否出现不合格品的费用;。[编辑]质量成本分析,共包括四个分析内容:质量成本总额的构成内容分析。
2.质量成本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质量成本占预算成本的比例分析。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
3.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向用户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编辑]对影响质量成本因素的分析对质量成本水平分析要深入到质量成本构成的各要素中去,即从质量成本总额中各因素所占比重来分析质量成本构成及其变化。
4.质量成本效益分析质量成本效益分析就是通过分析质量成本与有关指标的关系,以便从一个侧面大体反映质量经营的状况及其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借以说明企业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和管理、开发质量成本的重要性。
5.质量成本不包括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费用,而是同不合格品的产生最直接、最密切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