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成本(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区别)
作者:吕俊强 发布时间:2022-04-04 17:39:55 点赞:次
1.比如:一个企业在二级市场上买了点股票,当然不能按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了。被投资方宣告现金股利是投资前的: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宣告现金股利是投资后的: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成本法下,实现净利润或净亏损不做会计处理。区别适用范围成本法是两头,权益法是中间。
2.区别对投资收益的处理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
3.该科目应设置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两个明细科目,并按投资单位设置三栏式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还应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准备等明细科目,对因权益法核算所产生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增减变动的因素分别核算和反映。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一、股权投资成本(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区别),怎么才能辨析
1.两种方法的比较: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区别对投资收益的处理成本法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
2.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一种是成本法,一种是权益法。
3.这部分对注册会计师的初学者来说是很不友好的,只要把知识体系理清楚了还是可以充分掌握的。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
4.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发生变动时,也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二、股权投资成本(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区别),如何概述
1.的方法计算下的账务内容可能会不一样,人们也非常的好奇这两种方法下的差异。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初始确认时主要关注按账面成本还是公允价值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
2.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这种情况一般是买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占20%以下,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在公开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成本法和权益法是对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两种方法。
3.长期股权投资是注会考试科目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就等于拿下了会计,也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才能算是有了一定的会计逻辑,打好了注会的基础。
4.而两者本质区别就是体现在后续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上。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