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的现状(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作者:周祎 发布时间:2022-04-06 17:36:11 点赞:次
1.现行费用扣除方法以固定数额为依据,不与物价指数挂钩,使税制缺乏应有的弹性。申报还暴露出各地税务机关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地税系统互不联网。个人所得税得改革逐渐深化,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2.顺从民意的税制改革在提升了公民的收入分派的,也应注重培养教育公民缴纳个人所得随意识,以推进税制完善。税法中明确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为纳税人支付各项应税所得时,必须履行扣缴义务,并作专项记载,在实际中没有一套完整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代扣代缴责任的履行和落实。个人为纳税征收的主要对象,改革没有考虑到整个家庭,不能很好的体现家庭收入、负担等情况。
3.随着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税制改革在立足于长远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有助于再分配更具科学合理化。针对个人逃税现象,增加反避税规定。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助于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增加他们在各方面消费在收入中的占比,提升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恩格尔系数。
4.分类税收制下,根据不同的所得性质和来源,对应不同程度的税率促进税收的公平性。
5.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法不合理,没有考虑家庭情况,容易造成家庭收入相同,这是不公平的。

一、新个税的现状(个人所得税的现状),怎么去分析
1.让群众感受到税负降低,实际收入增加。难以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依据改革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将会有大量收入较低的群体在征收的范围,税收将更加拉低他们的收入,从而影响他们在生活消费方面的支出,降低生活质量。
2.当劳动收入较低时,由于过度累进税率的存在,随着收入的增加,税负也越来越重,而资本收入由于采用比例税率,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调整为经营所得,取消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目。提高个人实际收入,增加消费市场。
3.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到不同纳税人的生活、教育、医疗、家庭成员等所需的生活资料。公民缺乏税法意识。专项扣除在国际上是较为普遍的做法,有利于体现纳税人不同负担情况,实现公平税负。
4.本次改革对工资、薪金等劳动收入实行3%至45%的七级累进税率,对财产租赁收入、利息收入等资本性收入实行20%的税率。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设方面不够成熟,虽然几经改革,效果仍不甚理想,造成个人所得税征管不力的局面等等。
5.综合税制将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中,劳动所得税相对较高,而资本所得税相对较低。

二、新个税的现状(个人所得税的现状),怎样才能试析
1.税法观念淡薄的群众,以及税务和相关部门的官员干部中的腐败分子,损害国家的利益。最新的个人所得税将税率级距做了改动调整,扩大了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0%、35%、45%较高税率级距保持不变,这样有利于降低中低层收入群体的税额,增加高收入群体需缴纳的税额,以此减轻中低层的负担,收入的增加刺激他们消费的意愿,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2.2抚养子女、赡养老人费用扣除。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扩大最低三档税率的级差,将3%的级差扩大一倍,将现行税率10%的部分收入税率降低到3%;大幅扩大10%的级差,将现行税率20%的部分收入税率和现行税率25%的部分收入税率降低到10%;降低税率部分收入按现行税率25%至20%征收;相应减少25%的级距,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30%、35%和45%不变。
3.构建以家庭为主体的纳税对象,综合考虑各个家庭的支出情况,既能节约征收成本,又能调节社会收入的公平,可操作性较强。
4.细观我国现状:不仅老龄化现象愈来愈严重,收入差距过大,因而促使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从根源上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