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公式(摊余成本公式账面价值)
作者:陶金红 发布时间:2022-04-08 11:57:27 点赞:次
1.是的虽然公允价值并没有变化,账务处理上实际上由于摊余成本降低了,所以公允价值变动就增加了。按照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不包括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投资面值计入面值明细账户,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计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后面的计算和会计处理,请参考楼上答案,只有减值准备才会改变摊余成本。
2.则摊余成本会增加,则摊余成本会减少。摊余成本:溢价发行的例子比如,企业发行1000元面值的债券,票面利率是10%,是企业卖的时候卖1079元。在收到债券利息的帐务处理为,投资收益的确认金额等于初始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
3.3举例说明例1:假设大华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购入华凯公司2005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并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债券面值1000元。其余的金融工具就全部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中核算,即现在所谓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当然应该也可以把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指定为第二类,跟现在重分类一样,估计进去了就永远出不来了,这个金融工具就告别利润表了,卖掉也只能在权益里面重分类。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

一、摊余成本公式(摊余成本公式账面价值),怎么才能辨析
1.也就造成了:在公允暂时变动时,债券类可供出售,是由摊余成本的实质和公允价值的账面,新减值模型将适用于按摊余成本计量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租赁应收款、合同资产,以及特定未提用的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或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以及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都是不会影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只是影响它们的账面价值。问在这两种情况下,各自的内含报酬率并判断两方案是否可行。
2.因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按摊余成本计量的,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摊余成本。计算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转眼到了第五年底,企业给老王送来100元利息和1000元本金。
3.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市场价格正常波动时公允价值变动既不影响摊余成本,也不影响账面价值,价格大幅下跌时减值也影响摊余成本。丙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仍可支付该债券当年的票面利息。

二、摊余成本公式(摊余成本公式账面价值),要怎么样读懂
1.因为一开始卖1250没人买,企业就卖1000,剩余的250分摊到每一期收,最后总共也能收到1250,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也有两种特殊情况: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是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就是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内含报酬率的计算都会涉及到内插法的计算。
2.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3.比如这种选择题:2013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的5年期不可赎回债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4.一般是指数学上的直线内插。对这道题始终存疑:2014年1月1日,乙公司以面值从债券二级市场购入丙公司公开发行的债券1000万元,剩余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3%,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发生交易费用20万元;乙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一般查表法用直线内插法计算。老子刚开始花了1000块钱买了个1250块钱的债券,以为捡到大便宜,谁知道最后总共借给他们125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