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相关性(会计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作者:周育先 发布时间:2022-04-11 23:31:52 点赞:次
1.已成为上市公司、投资者、中介机构、证券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关键词:会计信息;可靠性。
2.5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措施完善财会法规体系,加大对管理当局财务造假的惩治力度。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往往无法兼顾,我们时常面临着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谁更重要的判断。尽量减少会计政策的可选择空间,防止会计信息的技术性失真。
3.可靠性是基础、是前提,是会计信息的第一质量特征。如资产计价中采用历史成本还是现行成本就充分体现了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这一矛盾。会计信息系统的一系列程序、方法的存在,制约着单一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却未必能够必然衍生出最终整体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为其间会计人员的估计、判断等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大量存在。
4.3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内在矛盾及解决办法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

一、会计的相关性(会计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怎么能辨析
1.然而要提高及时性,财会人员必须减少耗时的认证、核算工作,代之以大量的主观估计、判断,迅速产生一些近似的财务指标来满足需要,这一作法从本质上说又损害了可靠性。
2.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认为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会计信息要有助于降低投资者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促进社会资源趋利性流动,必须具备可靠性。财务欺诈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管理当局从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中获得的预期短期收益将超过其预期成本。
3.可以说会计信息相关性这一质量特征在我国是残缺不全的,至少可以说是不够完善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均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
4.相关性与可靠性都要受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的制约。制度等形式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出基本要求、降低使用者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着力提出了若干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政策性意见。

二、会计的相关性(会计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怎样才能确立
1.4从我国会计现状看相关性与可靠性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0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仅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3.并得出这样的结论:相关性与可靠性均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可靠性是基础、是前提,是会计信息的第一质量特征。限定会计处理对象,是为了防止无限制地拓宽财务会计的边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日益庞杂,在提高相关性的导致会计信息可靠性受到削弱。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水平尤为重要,当前会计信息被人们广泛地用于经济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
4.如果不具有相关性,则人们寻求会计信息而为之花费的成本等于白费;相关性就无从谈起。作为相关性的附属特征,及时性在保证财务信息有用性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