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法律是指(会计法律是指什么)
作者:余正军 发布时间:2022-04-13 10:45:49 点赞:次
1.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确认;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3.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一、会计法律是指(会计法律是指什么),怎么释义
1.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在企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
2.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3.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涉及的只是会计主体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而不核算反映企业投资者或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也不核算反映其他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4.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5.它要求会计核算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
6.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

二、会计法律是指(会计法律是指什么),怎样才能概述
1.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2.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为了便于掌握其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收支情况,可以将分机构作为一会计主体,要求其定期编制会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