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会计(出口退税会计分录)
作者:袁亭影 发布时间:2022-04-17 02:01:49 点赞:次
1.2019年9月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款60万元,对于企业已经申报的数据发现错误的,不能够直接调整原申报数据,而应在以后月份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既涉及一般贸易出口业务,还涉及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来料加工复出口业务、退运业务和运保佣业务。
2.解析:来料加工类似于国内业务的委托加工,它是由国外的委托方提供原材料,由国内的加工方代垫部分辅助材料进行加工并收取加工费,进口和成品出口往往是一笔买卖,或者是两笔相关的买卖,原料的供应商往往是成品承受人。试计算该企业本期免、抵、退税额。
3.进料加工出口货物收齐有关凭证申报免抵退税时,以收齐凭证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扣除其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后的余额计算免抵退税额。
4.海关核定的完税价格25万美元,其计划分配率为60%。该出口货物退税率为10%,上期留抵税额2万元。该厂上期期末留抵税额5万元。

一、出口退税会计(出口退税会计分录),如何快速辨析
1.货物的征税率17%,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应在发生第一笔委托出口业务之前,需持委托出口协议、工商营业执照和国税税务登记证向所在地主管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办理注册退税登记。
2.本月出口货物销售折合人民币200万元,其中来料加工贸易复出口货物90万元。来料加工业务进口材料400万,加工完成后出口产品收取的料工费110万元。
3.定企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税务登记。进料加工业务出口产品离岸价700万元。当月该批货物已全部出口,出口总价折算人民币为60000元,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
4.上期末留抵税款5万元。来料加工实行的是增值税的免税不退税政策,国内加工方收取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由于加工费免征增值税的,加工过程中所耗的国内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免税加工费对应的进项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二、出口退税会计(出口退税会计分录),怎么做解释
1.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实质是将买的原料、辅料、能源、动力含的税都退掉,由于进料加工进口时免税,所以出口时也不用退,加工完的离岸价中包含这些成本,所以要计算免抵退税抵减额。2016年3月初留抵税额120万,当期购进材料一批进项税额80万元,此材料所有产品均需耗用。进料加工实行的是免税并退税政策,加工耗用的国内料件的进项税,计算该厂当期应退税额。
2.为进料加工业务另进口免税材料300万,当期内销产品的收入是600万元,一般贸易出口以到岸价500万签订合同结算,其中运保佣50万元已经出口时支付。
3.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对于出口退税申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不一致,须在下期进行帐务调整,相应的应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4.通俗地说进是一笔买卖,加工再出口又是一笔买卖,在进出口的合同上没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