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计主体(什么是会计主体假设)
作者:万家盛 发布时间:2022-04-01 13:56:05 点赞:次
1.网络环境互联网的运用使得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司十分普及。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也存在着被撤销或合并而终止运营的可能性,是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
2.持续经营假定的误用,核心是不考虑应计基础下的应计收入与支出,导致损益计算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
3.不能因为会计主体的形成和消失方式发生改变而取消现行的会计主体假设。在一些按订单组织生产单件或小批量的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的企业中,只计算累计发生的成本,不考虑应计收入,也意味着在收入的分期确认上存在问题。会计主体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界定了权益的范围,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
4.对查获的证据进行整理,并要求被查企业的有关人员认同。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原因在于恰当地维护业主投入到企业的资本的需要。虽然网络公司是虚拟公司,会计主体并不完全等同于有形的会计个体。

一、什么是会计主体(什么是会计主体假设),怎样才能认识
1.###会计基本假定包括会计主体假定、持续经营假定、会计分期假定和货币计量假定。会计分期假定包含着按自然月度、年度进行会计核算的意思,为数不少的企业却未严格遵守;在我国会计核算实践中,提前结账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同的企业如按不同的截止日与时间段实施会计核算,它们之间的会计资料必然缺乏可比性,也影响国家对各企业会计资料的统一汇总。借助原始凭证,可以看出有无一次直接计列跨期费用与收入的现象。
2.会计主体应具备两个特性: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并能独立做出决策;对自己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经济行为承担责任。
3.企业的经济业务与投资者个人的经济业务之间界限不清,或者同一投资者所创办的几个企业之间的经济业务界限不清,势必造成企业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和利润不真实,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什么是会计主体(什么是会计主体假设),要怎样表明
1.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经济活动,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的对象仍将是一个特定的主体,会计信息依然要以这一特定主体客观发生的经济活动为惟一依据。虽然各级财政机关、行政和事业单位一旦设立。
2.虚拟公司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独立支配的经济资源,需对其控制的经济资源和经济行为承担责任。需要单独核算收入、支出和结余以及对外编制会计报表的任何经济实体,都可以构成一个会计主体。
3.会计主体的内涵并未因虚拟企业的出现而改变,改变的只是会计主体的形式而已。###会计主体,货币计量###1楼对的。持续经营假定误用的主要表现在一般企业中,会计人员很少在主观上将本企业视为即将破产倒闭的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因会计核算所用处理方法上的欠缺、错误,又在客观上造就了人们认为会计人员误用了会计的持续经营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