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业收入(事业类收入属于什么收入)
作者:覃满进 发布时间:2022-04-12 16:49:04 点赞:次
1.事业单位虽有经营性收入,成本和费用无法按财务制度进行配比。如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事业单位所得税适用税率可以为10%。
2.适用税率由主管税务机关酌情核定。将财政补助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对不能严格区分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的事业单位,也可以采用核定征收法计算企业所得税。
3.有的国家对非营利组织参与营利性活动的收入给予低于企业所得税率的税收优惠。事业结余的核算内容和账务处理。
4.是事业单位现在实行的是岗位管理制度,只要有岗位空缺,贡献刚符合条件,可以参加转岗和竞聘考核,简单来说就是技术工种通过考试转管理岗和专技岗,通过后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任职,并按照相应岗位享受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这是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纳税征缴的理想状态。核定征收法是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占应税收入总额的比例。
5.按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能够按照业务性质严格划分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体现税法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其中对于材料、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等间接费用,需科学选择分配标准,进行合理分摊。

一、什么是事业收入(事业类收入属于什么收入),怎样才能试析
1.应税所得率可以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不同事业单位处于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核定相应比率,也可以统一按照固定比例核定比率。全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2.这种计算方法的优点是最为简单易行,可以保证税源稳定;缺点是规定较为机械,尤其对于非应税收支占全部收支比例较大的事业单位,缺乏准确性与合理性。应税所得率依赖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在档次划分过于单一的情况下,实际收益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行业事业单位往往采用同一应税所得率,缺乏税负公平性。是这种方式只适合具有长期稳定的大比例应税收支的事业单位:其设立下属公司单独运营才具有可行性。
3.有的国家对非营利组织从事的一切经济活动生成的利润实行全面征税制。
4.借鉴这种做法,我国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根据事业单位收入比例调研情况,制定相应的纳税方案,既给事业单位一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倾斜,对于应税收支占全部收支比例较大的事业单位进行一定纳税征缴,从而保证税源稳定性和征缴公平性。将上级补助收入科目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5.的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分开核算,可以提高征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什么是事业收入(事业类收入属于什么收入),怎么才能解读
1.比如:新闻宣传科室的在职人士就可以选报新闻学在职研究。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租金的核算时,应增加应收账款账户,这样会更加真实反映资产的收益情况及事业单位的债权债务情况。
2.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缴回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现行事业单位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实行收付实现制核算的情况下,收入支出没有对应关系。
3.纳税单位将该核算方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后即可执行。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支出类事业支出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基于我国国情考虑,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区别对待,对于应税收支占全部收支比例较小的事业单位,其所有收入用于非营利目的,可以参考国外非营利组织的有关规定,考虑全部免税。
4.工勤编制人员薪资结构为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生活补贴、岗位津贴等福利都比较全面,且工作压力较低。
5.如事业单位设立公司性质的下属单位,可将其应税收支业务转入下属公司运营,由下属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笔者在此会计核算基础上,分别对比例分摊法、核定征收法及参考其他国家规定的几种衍生方法优缺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