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内容)
作者:袁文启 发布时间:2022-04-04 02:26:50 点赞:次
1.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第十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第五十四条财务报告是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基建会计核算如下:收到事业经费户转入的基建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建借款。
2.第二十三条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
3.第八条事业单位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内容),怎么能阐释
1.13第五十九条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规则》新设财务监督一章,明确事业单位财务监督。
2.5《规则》第三十三条规定,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
3.一些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除财政资金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甚至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还可以收抵支;诸如收支等重大会计事项是跨年度的各类学校,采用收付实现制则直接影响收支计量与确认以及会计信息质量。
4.《规则》规定,事业单位的基建核算是独立于事业经费核算的,《规则》并没有要求期末进行会计报表合并的规定。

二、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内容),怎么诠释
1.对于行业特点突出,需要修订或制定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财政部将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按照新规则的要求尽快修订或制定,充分体现行业特点和特殊需求。
2.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并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3.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数;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
4.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