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是一门艺术(会计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技术)
作者:梁国文 发布时间:2022-04-09 06:34:55 点赞:次
1.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出、资产消耗或是发生负债而引起的权益减少,不包括与对权益参与者分配有关的权益减少。
2.这种观点关注于报告企业所拥有的财产,包括其拥有的经济资源,以及向其他方交付经济资源的义务。合伙人、业主以及税收机构主要关注企业期初期末资产、负债的存量信息,对期间损益等流量信息关注较少,资产负债表观很长时期内占据了主导地位。是指在转移或产出商品、提供劳务,或其他构成企业持续重大或核心的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企业资产流出或消耗,或者承担债务,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开始意识到,不仅应当关注企业的短期盈利能力,还应关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再次回到以资产负债表观为主导的时代。
3.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决定,也得到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准则制定机构的支持。
4.所得税以企业收入或净利润为应税对象,利润表在税收管理上也开始占据主要位置。
5.在15世纪的意大利,商人们以财产目录申报财产税,被视为资产负债表的雏形。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下,对特定的经济事项不再提供或较少提供具体的解释与会计处理指引。
6.会计的入职门槛很低,会计人难的是以后的职业发展。会计平衡更是一种哲学,心理平衡、心情平复、生活平静中吞吐万物正如此理。
7.这也是理事会在资产和负债及其变动的计量和配比过程之间表明了立场:利润表观下的配比原则,不能超越资产负债表观下的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会计是一门艺术(会计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技术),怎样表述
1.在资产负债表观下,负债是企业在未来向其他方交付经济资源的义务,没有在未来向其他方交付经济资源的义务,则不产生负债。掌握会计准则背后的会计理论,可以帮助会计人员选择或发展适当的会计处理政策,并复核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的合理性。
2.银行等债权人通常认为,企业拥有充足的资产就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其贷款就是安全的,债权人十分重视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历史演变会计处理是对经济环境的反映,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理论也经历了从资产负债表观占主导,到利润表观占主导,再到资产负债表观占主导的过程。收入来源于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而费用来源于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3.会计准则的逻辑体现在若干会计理论中,它们为复杂的经济事项构建了统一的会计处理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4.收益产生于经济资源和义务变动所导致的企业财产的增加,损失则产生于经济资源和义务变动所导致的企业财产的减少。会计分期、持续经营、配比原则等会计概念也不断完善,更加关注企业短期盈利能力的利润表观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合伙贸易的经营周期较短,合伙商人只需要在合伙贸易经营周期结束后,通过盘点期初期末净资产并编制财产目录,作为利润分配的依据。
5.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企业经营周期增长,投资者不能仅靠经营周期结束后净资产的增值额来进行投资决策,还需要关注短期内被投资方的盈利能力。

二、会计是一门艺术(会计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技术),怎么评判
1.本系列文章以两大准则体系为基础,通过探寻相关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理论内涵,讨论其对具体会计处理的影响,进而尝试为现行会计准则梳理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2010》还强调,虽然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阶段,需要将费用与相关的收入进行合理配比,在概念框架中采用配比原则时,并不允许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不满足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项目。
2.如果配比过程是重要的,则资产和负债就只是收入和费用合理配比之后的副产品。
3.资产和负债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时是重要的,而收入和费用在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时是重要的,两张报表是独立存在的,各有各的意义。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比如币值不稳定、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对企业价值的评价也变得更加复杂。
4.这实际上意味着,也要确认负债的增加或资产的减少。资产和负债仅仅是配比程序的余值,它们在配比结束后计入账面的借方或贷方。
5.当期承担的归属于未来期间的费用,则作为递延借项递延到未来期间。
6.两张报表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二者可以不存在相称的勾稽关系,在利润表中采用后进先出法,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则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对于初入职场的财务人员来说,基础工作量大而且细致琐碎。
7.收益表中的利润的计量应当优先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8.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没有资产和负债定义的情况下,即不以经济资源和义务为基础,要对收入和费用进行独立的定义是不可能的。